首页 > 社会声誉 > 这场挑战,长达30年!北航,2个全国唯一!秘诀是……
这场挑战,长达30年!北航,2个全国唯一!秘诀是……
 

 

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

第十六届“挑战杯”完美落幕

闭幕式上,北航

再捧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

(点击查看闭幕式盛况

本届“挑战杯”,北航6个项目

全部获得特等奖

今天就跟着小萱一起

 看看学霸们的作品吧!

 

特等奖

能源化工类

 
 
 

基于电场操控的抗消磁

反铁磁存储芯片器件

 
 
 

选派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赛学生

闫 晗 王小宁

指导教

刘知琪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项目简介

该作品是一个全新的存储器件,它采用一种全新的存储材料——反铁磁材料和一种全新的数据写入方式——电场写入,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如硬盘这种电流写入和铁磁存储的器件,在保证数据稳定存储的前提下,实现了两个重要的创新点:第一就是能耗降低了7个数量级,在未来可以使电子设备再无体感发热,第二是可以抵抗60特斯拉的强磁场(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的120万倍)不消磁,可以应用在太空恶劣强磁场环境中工作的航天器。

 
 
 

特等奖

信息技术类

 
 
 

Mcontroller跨维度

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选派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赛学生

潘佳义 刘雨鑫 石    伟

指导教

张   军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项目简介

跨维度运动,即实现三维运动模态与二维运动模态的相互转换,比如空中飞行是一种三维运动,而墙面爬行是一种二维运动。该项目以跨维度运动为核心,研发了三代机器人系统。第一代机器人系统依靠粘附材料实现了飞行机器人的墙面被动附着,机器人实现了空中与墙面的运动模态转换;第二代机器人系统依靠基于矢量动力的运功控制算法,实现了墙面主动附着,机器人能够在地面、空中、墙面三种运动模态之间灵活转换;第三代机器人系统在跨维度运动的基础上,实现了机器人系统的微型化、一体化设计。

 
 
 

特等奖

机械与控制类

 
 
 

基于低阻复合式气动布局的

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平台

 
 
 

选派学院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赛学生

李盛喆   夏宇辰 马元一 韩   睿

指导教

王耀坤

 
 

项目创新点

基于低阻复合式气动布局的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平台是项目团队自主设计的一款能够稳定垂直起降,平稳过渡飞行并且可以高速平飞的无人机。历时四年四代的研发,项目以低阻复合式气动布局、包覆式整流机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和新型复合材料为特色,以我国驱逐舰舰载飞行平台为主要应用场景,可以实现多机协同高速侦察和驱逐舰甲板的垂直起降功能。

 
 
 

特等奖

经济类

 
 
 

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

电力行业效率改进与减排优化研究

 
 
 

选派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参赛学生

谢   俊 梁   壮 潘睿之

指导教

朱   磊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项目简介

项目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同时考虑了电厂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基于效率赋予变量权重最终得到综合效率,而非单一的技术效率或经济效率。项目采用基于节能减排技术对的自底向上微观层面数据,构建电厂边际减排成本曲线模型以及碳排放模拟交易模型。结果获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认可,并被美国环保协会发表于相关报告。项目将电厂实时监测数据结合能源大数据应用思想,从电厂燃煤管理运营优化角度建立优化系统以提高电厂效率,目前已得到电厂实际应用

 
 
 

特等奖

生命科学类

 
 
 

三维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

在线剪切体外细胞培养系统的构建

 
 
 

选派学院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参赛学生

何   源 田   昊 冯光宇 岑少锋

指导教

杨   肖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项目简介

本项目聚焦于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失重性骨丢失问题,首次构建了一套三维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在线剪切体外细胞培养系统,用于从微观层面进行基础实验研究。本系统创新地实现了模拟微重力效应在线施加剪切力、在线供液并能实时观察,且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系统不仅能应用于航天特种医学的基础研究,还为再生医学与干细胞研究提供了三维培养环境与力学刺激耦合的培养平台,并已在我校用于空间生命科学相关教学实验课程。

 
 
 

特等奖

数理类

 
 
 

镓基液态金属表面结构

多场调控理化性质的研究及应用

 
 
 

选派学院

物理学院

参赛学生

王宇晴 李亚琦 张靖伟 杜坤榕

指导教

杜   轶

 

(左右滑动查看详情)

 
 

项目简介

项目利用电双层结构实时调控表面张力,实现了二维平面内液态金属的可控定向运动;首次实现磁性纳米颗粒与液态金属的成功复合,得到了具有可控刚性的液态金属复合材料;利用原子分辨的STM对镓的氧化过程进行原值观察,揭示了液态金属表面钝化层的形成机制。

再次为优秀的北航学子们

疯狂打call!

 

你知道吗?

北航是首届“挑战杯”竞赛发起高校

也是全国唯一一所

两次成功申办“挑战杯”的高校

更是全国唯一一所连续十六届

捧得“挑战杯”竞赛“优胜杯”的高校

其中第十一届、第十六届两度

荣获最高荣誉“挑战杯”

北航的秘诀是什么?

一起先回顾——

“挑战杯”与北航  

(向下滑动查看全十六届挑战杯赛事回顾)

(限于篇幅,仅展示历届特等奖、一等奖获奖作品)

1989年

第一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清华大学

捧杯学校:清华大学

 

 

1991年

第二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浙江大学

捧杯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简繁五笔汉字系统及其微通道汉卡》获得一等奖

1993年

第三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捧杯学校:北京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空中机器人系统》《智能化电力电容在线检测仪》获得一等奖

1995年

第四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武汉大学

捧杯学校:复旦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遥控多用途空中飞行平台》获得一等奖

1997年

第五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南京理工大学

捧杯学校: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三翼面微型无人驾驶验证机》获得一等奖

1999年

第六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重庆大学

捧杯学校:复旦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鱼类运动仿生研究及其柔体舰艇模型》获得一等奖

2001年

第七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捧杯学校:复旦大学、东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数字立体电视及其计算机成像系统》获得特等奖

《环形翼飞机》《弹射座椅地面综合测试仪及其嵌入式系统》《多机器鱼协调及机器鱼的机动性研究》获得一等奖

2003年

第八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华南理工大学

捧杯学校: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仿生飞翼布局飞机》《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器》获得一等奖

2005年

第九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复旦大学

捧杯学校:复旦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临场感大屏幕立体视觉成像系统》《折叠投放微小型无人驾驶验证机》获得一等奖

2007年

第十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南开大学

捧杯学校:东南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具有超机动竖直悬停性能的可自由起降飞行器》《胸鳍推进式水下机器人》获得一等奖

 

2009年

第十一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捧杯学校: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倾转动力系统的可自由起降验证机》《人民币指数期货期权定价研究》获得特等奖

《危机,还是契机?--金融危机对上海世博会影响的研究》获得世博专项竞赛特等奖

《基于头面部动作检测的算法研究与控制软件——一款助残软件的实现》《一类一维混沌映射的拓扑条件》获得一等奖

2011年

第十二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大连理工大学

捧杯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云台可三轴精确定向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获得特等奖

《自然灾害中的公民知情权法律保护》获得一等奖

 

2013年

第十三届

“挑战杯”

 
 

校地合办:苏州大学、苏州工业园区

捧杯学校: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Q空间上拟共形映照问题》《进一步推进法学专业实践教育探索的思考——基于对国内十所高水平大学法学院的调查》《细胞机器人》《新型固定翼直升机复合式飞行器》获得一等奖

 

2015年

第十四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捧杯学校: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气动软体抓持器》《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跟踪飞行器》《超浸润材料在界面科学领域的应用探索》《大气污染冲突解决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获得一等奖

2017年

第十五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上海大学

捧杯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利用仿生思想优化现有技术的实例》获得特等奖

《京津冀雾霾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空间自相关和空间杜宾模型》《“巡鹰”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获得一等奖

 

2019年

第十六届

“挑战杯”

 
 

承办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捧杯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电场操控的抗消磁反铁磁存储芯片器件》《Mcontroller跨维度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基于低阻复合式气动布局的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平台》《建设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电力行业效率改进与减排优化研究》《三维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在线剪切体外细胞培养系统的构建》《镓基液态金属表面结构和多场调控理化性质的研究及应用》获得特等奖

 

 

一路走来,“挑战杯”竞赛

已经成为促进优秀青年人才

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

数以千计的创新型企业从这里起步

培养选拔了大批青年创新创造创业人才

也助力造就了一批青年创新明星团队

 
 
 

当然,这其中还有许多北航人

 

国庆期间向祖国献礼的“冯如三号”

其指导老师王耀坤

是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级研究生

也是第十一届“挑战杯”特等奖获得者

如今,他带领学生破世界纪录

本届“挑战杯”北航的特等奖项目

他也是指导老师之一!

 

“挑战杯”中培养的北航青年才俊

还有他们——

唐世明

北京大学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北航宇航学院1990级本科校友,第三届“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1995年获首届“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奖学金”特等奖第一名(全国10名),航空工业部科技一等奖;1996年获“北航十杰”第一名;2004年获“科学中国人2004年度人物”,研究成果“果蝇的视觉不变性”入选2004年中国科学家十大发现;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研究成果入选“2005科学发展报告”(共10项突破性成果),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尚利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学院 副教授

北航计算机学院1994届本科、1997届硕士、2004届博士,第三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获得者。现任北航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系统结构研究所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专业委员会委员。已发表论文4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译著一部,编写国家军用标准一部。

万志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北航航空学院2003届博士,第五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获得者。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 Associate Fellow,AIAA自适应结构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年度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近年来发表重要期刊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美国《AIAA Journal》期刊和英国WILEY国际出版社的审稿专家,《航空知识》杂志社编委。

等等……

历届“挑战杯”硕果累累

北航人有何秘诀?

11月14日

《中国青年报》专访我校党委副书记赵罡

点击下图阅读

在北航

学校如何为青年学子科创报国

点燃“助推剂”?

下面就和小萱一起

探寻优异成绩背后

北航的创新创业育人实践

 
 

北航人都知道的“冯如杯”

对标“挑战杯”

北航连续29年举办“冯如杯”竞赛

创意、创新、创业“三赛合一”

是北航学生科技活动的品牌项目

 

第二十九届“冯如杯”竞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

累计有超过75000名学生参赛

项目数达35000余件

北航所有参加国内外双创竞赛的项目

均参加过“冯如杯”

 

因此,许多同学这样说

“大学期间没参加冯如杯

感觉北航经历不完整”

杨健勃

可以科技CEO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09级校友,2012年北航“冯如杯”竞赛一等奖、创新奖获得者。随后夺得2013年“挑战杯”竞赛一等奖、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7岁入选2017年“消费科技”行业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30U30)和福布斯亚洲30U30 Asia。2018年3月22日,杨健勃携全球首款教育模块化机器人CellRobot接受央视《新闻联播》的采访。

 

在北航,idea如何“落地生根”?

建立院校两级培育选拔体系

全流程支持发展

注重专业性体系化

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领域科创竞赛

 

左: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冯如杯”诺基亚“互联世界”专项竞赛;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团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在北航

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的科研课题只要立项,学校都会指定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一些优秀的项目、学生,除了老师的统一指导,学校还会与校友企业对接,给予更多支持。

 
 

世界冠军、奖学金……

 
 
 
 
 

近三年(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北航共孵化本科生团队47个,双创团队共获国际级奖励13项,国家级奖励47项,省部级奖励423项,覆盖约1700人次

近五年来,75个学生创业团队成立公司、走向市场,涌现出了拔尖的学生创业企业,得到了千万级的风投资金、创造了数十亿的市值。

 
 
 
 
 

与学校同龄的北航航模队

连续3届获得SAE国际航模设计大赛

高级组冠军

2019年4月,北航航模队蝉联SAE竞赛世界冠军

Unicorn无人直升机团队

发展为天峋无人机公司

成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

唯一无人机供货商

天峋无人机

“手音”创业团队

研发“手语识别臂环”

获联合国“极·致未来”挑战赛冠军

2017年4月25日,创业团队“手语识别臂环”获联合国“极·致未来”挑战赛冠军

学生获得工信双创奖学金

特等奖9项、累计600多万

斩获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最高荣誉

左上:2016年8月,北航学生航模队获评“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右上:2018年8月,化学学院2014级本科生苗伟宁获评“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左下:2018年6月,北航在2017年度工信创新创业奖学金评选中荣获4项特等奖;右下:2019年10月,我校校友陈震、李琛获得第一届创新创业英才奖(左二为陈震,左四为李琛)

还有入选

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他们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北航2009级本科校友杨健勃、2011级本科校友陈震、2007级本科校友张甜甜、2006级本科校友崔超、2006级本科校友翟宇佳、2010级本科校友王晓波、2013级本科校友邰鑫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宫勇吉、2014级本科校友汪海涛

比如,计算机学院2011级校友陈震

创办速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凭借项目“ULBrain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

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全国亚军

获得2017年度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

第三届中国恰佩克杰出创业青年奖

 
 

媒体报道、领导接见……

央视《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

多次报道北航学子创新创业团队

 

左:2018年3月22日,杨健勃携细胞机器人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右:2017年5月20日,CCTV《新闻周刊》专题报道:手语识别团队王娜娜、黄爽

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多次受到上级领导接见

左上:2016年10月13日,全国双创周上,李克强总理接见我校外骨骼机器人学生创新团队;右上:2016年7月3日,中法青年交流会,时任副总理刘延东点名表扬北航创新创业工作;左下:2017年3月28日,北航双创基地,工信部部长苗圩接见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代表;右下:2018年6月14日,工信双创成果展,苗圩部长听取我校“速感科技”团队介绍

 

学校声誉提升

“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化众创空间”

“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

近年来,北航连续获批创新创业

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

北航获批的部分创新创业荣誉称号

大学生三大顶尖创新创业竞赛

取得优异成绩

除“挑战杯”外

还有“互联网+”、“创青春”

 

创新创业教育

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专业教师以实际项目为基础

吸收低年级学生持续培养

12个项目形成包含低年级学生团队的

本硕博梯队

促进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效融合

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矢量推进飞行器项目;右:物理学院柔性电路相关项目

 
 

在北航

学校通过重大科研项目支持大学生自主选题、自主实施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科技创新由以往单纯靠兴趣驱动分散自由的形式,转变为导师科研项目给予支撑,有组织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