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声誉 > 《北京日报》整版报道挑战杯:挑战者的青春
《北京日报》整版报道挑战杯:挑战者的青春
 

《北京日报》2019年11月28日第20版整版报道挑战杯:

挑战者的青春

记者 任敏

“10、9……3、2、1,点火!”

11月9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曾担任过“零号指挥员”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司令员崔吉俊再次发出指令,乳白烟云升腾而起,“科创号”火箭“一飞冲天”。

台下,欢声雷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绽放着兴奋的笑。

这是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开幕式现场。欢呼过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开始了一场“梦想之战”,他们中的很多人,把参赛视作大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挑战。

这场挑战,已持续30年。

1989年,本报等新闻媒体与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举办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首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应时而生。

30年来,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因为参与挑战,走上了科研的道路,他们的科研探索从课堂扩展至课外,论文从国内走向国际,创新从理论阐释延伸至工程应用……

一位位挑战者的青春故事,虽细节各异,但都有着同样的底色——梦想、奋斗、坚持……

王耀坤(左上)  刘闯(右上)  秦宇迪(右中)

“001号”的奋斗

1986年前后,刘闯写了很多信。

她手边有一份论文清单,是请图书馆馆员帮助检索的地理和计算机相关国际最新论文题目,刘闯依次写信给论文作者,期待能拜读论文。

刘闯,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受父亲影响,她考取辽宁师范大学读地理。本科毕业,她又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研究生,为了专业研究,她曾背着锅盔,七上秦岭。

1985年,刘闯考入北京大学读博士。“把地理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这是她的导师、地理学家林超给她布置的专业方向,虽然只有一句话,却极具前瞻性。

当时,中国还没有互联网,整个北大地理系,也只有两台苹果Ⅱ微机,要将地理和计算机结合,谈何容易。

研读国外最新论文就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闯只好用“写信”的笨办法。好在,多数学者给了回应,寄来了论文,这一领域的世界水平和概况,渐渐展现在刘闯眼前,她更坐不住了。

可没有电脑,不会编程,开发统计程序和制图就难以开始。急性子的刘闯,自己拿着教材边学边干。为了学编程,她跑到别的单位去蹭课。白天上完课,匆匆回去安顿好儿子,抓起两个馒头,拎着一壶开水就往机房奔。锁门,开电脑,一干就是一通宵,稍事休息,第二天早上6点再回学校……一年里,几乎每一天,刘闯都是这样度过的。

更难的是地图数字化。刘闯把地图蒙在数字化板上,用探针在上面移动,让纸质的图像坐标映射为电脑里的数据,并加以修正,如此枯燥繁重的工作,她重复了几千次。

两年攻关,终有所获。1988年,在日本举办的国际测量与遥感学会第16届世界大会上,刘闯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荣获最佳展出论文奖,她是当年获奖者中惟一的女性。

1989年12月,首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在京举办,刘闯的这篇论文获得惟一的一等奖。这是“挑战杯”发出的第一份获奖证书,证书编号“001”。

30年间,从留校任教到出国访学,再到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闯一直深耕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无论走到哪里,“挑战杯”的获奖证书和奖章,她一直带在身边。

“挑战杯”成就的不只是刘闯,一位又一位敢啃“硬骨头”、深耕“试验田”、勇闯“无人区”的奋斗青年,因为“挑战杯”,一飞冲天。

1990年,正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邓中翰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用量子力学解释外太空射线对地球矿物质影响的论文,在第二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奖。本科毕业后,邓中翰赴美留学。1999年,受邀观礼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之后,邓中翰归国创业。目前,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正带领团队努力打造“中国芯”。

凭借论文《城市社会成长和民工问题研究——以广东东莞为个案》获得第四届“挑战杯”竞赛一等奖之后,北京大学学生项飚在读研期间继续推进课题研究,经过多年实地调查,他完成了硕士论文《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之后,他赴牛津大学读博,如今已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14年的坚持

今年暑假,王耀坤一天也没有休息,他在忙着造飞机。

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师,带领冲击世界纪录的“冯如三号”科创团队和“挑战杯”团队,日夜奋战在京外的合作工厂。

王耀坤的大脑随时在“冯如三号”和“挑战杯”中转换。10月2日,他在安阳的夜幕中遥望高飞的“冯如三号”。10月5日,刚刚回到北京的他又带着学生马不停蹄地赶到常州,试飞“挑战杯”项目。“无缝对接,一天没耽误!”王耀坤虽然略显疲惫,但眼中有神。

这争分夺秒的状态,王耀坤很熟悉。从辅助学长,到自己应战,再到指导学生,这场挑战,他已持续14年。

还没上大学,王耀坤就已经踏上“挑战杯”的赛场。2005年夏,高考放榜,王耀坤考上了北航。开学前一个月,他就赶到学校,辅助一位学长,制作“挑战杯”参赛作品。

大二时,王耀坤自己组建团队,开始向“挑战杯”发起冲击。他计划设计一款垂直起降飞行器。当时,国内外还很少见。

那年寒假,王耀坤只是春节回家歇了一周,剩下的时间都扑在项目上,“要做的事太多,时间太紧。”王耀坤说,要想实现垂直起降,飞行器必须轻装上阵,需要在结构、工艺和材料上想办法,使飞行器起飞重量不超过1公斤。那时,网购还不便利,王耀坤和同学们就频繁打长途电话,从外地购买各种电子元器件。当时,市面上没有高精度陀螺仪,他们只好选用其他机械模型上的陀螺仪,但灵敏度、反应速度都不理想。王耀坤决定自己设计新型机械结构,使控制信号高效传导到螺旋桨……

试飞时间更紧张。学校规定,体育场只有中午两个小时可以飞航模。王耀坤精打细算,一秒也不愿耽误。中午12时,他带着新飞行器准时试飞,眼睛里写满期待;下午2时,离开体育场的时候,他拎着一袋碎片,有些沮丧,有些失落……

回到工作基地,王耀坤又重新振作。他赶紧扒拉两口饭,开始修理残破的航模,一直熬到深夜。第二天中午12时,又是一架全新飞行器开始试飞……

这样的往复,每天上演。王耀坤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终于,垂直起降飞行器试飞成功,王耀坤望着蓝天,开心地笑着,此时他的脸颊已瘦得凹陷下去……

凭借这个作品,刚刚升入大三的王耀坤,夺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

2009年,“挑战杯”决赛首次在北航举办,主场作战的王耀坤,凭借《基于倾转动力系统的可自由起降验证机》获得特等奖。

10年之后,“挑战杯”决赛再回北航,已经留校任教的王耀坤带领四位学生,又一次站到舞台中央。

这次的“挑战”,是《基于低阻复合式气动布局的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平台》。这是王耀坤和学生们打磨四年的作品,已更新四代。飞行器长3米、翼展3米,外表酷似倒立的“丹”字,具备低阻复合式气动布局、包覆式整流机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和新型复合材料等亮点。

言传身教,王耀坤的学生,也如他一般刻苦。夏宇辰说,上午汇报修改、下午答辩、晚上继续修改,一连十多天,从白天忙到深夜;马元一在外地负责试飞,他随时和王耀坤视频连线,汇报试飞情况,修理改进航模……

天道酬勤。王耀坤的学生们,也赢得了“挑战杯”竞赛特等奖。

回味自己的第一次挑战,夏宇辰说起在工厂制造飞机时遇到的一位给他们送货的快递员,“那小哥说,‘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但我好像看到一群人在追梦’。”夏宇辰觉得,快递小哥的话,说到了自己心坎里。

美好背后的艰难

看着“未来汽车”从图纸上,跑到实际路面,秦宇迪说:“那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

美好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挑战。

秦宇迪,清华大学博士生,“未来汽车”学生兴趣团队成员。“未来汽车”的梦想始自大三。那年上振动力学课程时,他突发灵感,想要利用成熟的悬架系统,以解决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振动过大的痛点。

大三寒假,秦宇迪和三位同班同学留在校园,打磨人生中第一个专利,狂啃文献、推敲写作、反复沟通,常常熬通宵……一个月后,专利顺利写成。那年春节,秦宇迪除夕才到家。

假期过后,秦宇迪和伙伴们制作出轮毂电机车轮样机,参加校级“挑战杯”比赛。当时学校实验室没有检测这类车轮振动性能的台架设备,秦宇迪他们自己动手,搭建起实验台架,获得了测试数据。

在造出第一个实体车轮后,秦宇迪和伙伴们开始尝试制造一台能用能跑的整车,参加全国“挑战杯”比赛。

人手不足、时间紧张、缺乏经验、创新型结构设计无现成路径可参考,再加上秦宇迪已大四,还要完成毕业论文……困难重重,多线作战。“要不要放弃‘挑战杯’?”秦宇迪有些犹豫,但一入学就被“挑战杯”故事激励的他,想到大家一路从“校挑特奖”(校级“挑战杯”特等奖)拿到“首挑特奖”(首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不拿下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似乎不完整。”

秦宇迪决定接受“挑战”,他戒了游戏,放弃节假日,与同伴们互相打气,咬牙坚持着。

多次断裂、坍塌、散架、再造之后,今年6月,秦宇迪和伙伴们终于造出第一台“未来汽车”。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实车道路测试结果显示,车身、电机等部件的振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他们也凭借《新型轮毂电机车轮设计及其整车应用》项目,摘得“国挑特奖”(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今年,秦宇迪的项目团队已成立公司,路演、比赛、洽谈,他们已收获合作项目订单,并与行业内公司达成专利和技术合作。

“挑战杯”历来就是梦想成真的舞台,一个个创新想法通过不断地挑战,迭代形成专利、论文、样品,进入实际应用,开始改变人们生活……

第八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上,来自清华大学的刘自鸿,凭借《人体生物智能传感及应用系统》获得特等奖,在大赛期间就以300万元的转让价格与北京一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如今,他已成为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上,参赛项目《云台可三轴精确定向无人直升机系统方案》经过孵化,原学生团队成立了天峋无人机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的惟一无人机供货商。

……

三十而立。

“挑战杯”从最初的几十所高校参与,发展成覆盖全国2000余所高校的盛大赛事;从只有300多人比拼的课外小擂台,发展成200余万大学生参加的创新竞技场。

一个个记录“梦想”、写满“奋斗”的青春故事中,走出了两位院士、六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二十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以及一大批崇尚科学,矢志创新的青年人……

11月12日,最新一届“挑战杯”全国决赛落幕,刘闯登上舞台,寄语年轻大学生,“这不仅仅是挑战探索未来,更重要的是挑战你自己。你能不能在科学上不断地探索,你能否在诱惑之中、在万难之中、在艰难险阻之中,始终不渝地朝着一个方向?你能不能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重担担在肩上,担负起历史的重担?”

台上,台下,新老“挑战者”们闻之动容。在他们心中,这就是“挑战杯”,不断挑战自己,这就是挑战者的青春。

摄影/和冠欣 制图/焦剑

编辑:贾爱平